Hpang

Author's details

Name: Huey Pang
Date registered: April 3, 2010

Latest posts

  1. 土星合木星21/12/2020 — December 9, 2020
  2. 月全食(2018年1月31日)及「血月」的誤解 — January 16, 2018
  3. 「日當頭」現象(2016年6月2-3日) — June 1, 2016
  4. 日偏食(2016年3月9日) — March 3, 2016
  5. 「霸王級世紀五星連珠」 — January 23, 2016

Most commented posts

  1. 夏威夷之旅(一) — 5 comments
  2. 天文攝影專用相機之迷思系列(二) — 4 comments
  3. N年保養 — 3 comments
  4. 《探索宇宙》(Cosmos: a space time odessey)雜談 — 2 comments
  5. 西北風之宿命? — 2 comments

Author's posts listings

Dec 09

土星合木星21/12/2020

天文匯將於2020年12月18日晚上8時與天祥攝影器材舉辦介紹如何拍攝是次天象的網上講座,詳情請瀏覽天文匯網頁或天文匯facebook 概覽 「合」是指兩個或以上的天體從地球上看,在天空接近的一種天象,合的種類繁多,例如 「行星合月」、「行星合行星」、「行星合小行星」、「行星合恆星」等,當中以「行星合月」出現的機會最高,例如「金星合月」、「木星合月」等,而「行星合行星」的機會就較低。 2020年12月20-22日,將會出現罕有的「土星合木星」現象。 土星合木星的罕有程度 木星及土星的公轉週期分別是11.86及29.46年,前者是後者的0.4倍,不難發現木星每公轉5次,土星就公轉2次的週期,因此從地球上看,它們大約每20年就在天空中兩星相合一次,考慮到行星公轉平面傾角等因素,每60年就有一次比較接近的相合;每400年就有一次很接近的相合。 對上一次的土星合木星發生在2000年12月,而下一次就發生在2040年10月,前後三次以2020年的一次最接近。 如今次般接近的土星合木星,下次將發生在2080年3月。 有關網上流傳的「木星掩土星」現象 從更長線角度考慮,大概每兩萬年從地球看就會出現「木星掩土星」極之罕有的天象,由於目前在世的朋友沒有機會觀賞這天象,因此筆者傾向略過不提,唯一要留意行星與太陽距離的排序,從地球上看土星離地球較木星更遠,因此只會有「木星掩土星」而不會有「土星掩木星」的現象。 是次現象簡介 日期:2020年12月17日至26日,最接近:12月21日星期一 觀測時間及地點 想欣賞是次現象的朋友,可於當日黃昏開始留意,直至木星及土星西落為止。 天黑時木星及土星已離西南偏西地平線頗近,因此筆者建議想觀賞是次天象的朋友,選擇抽西至西南方只有少量遮擋的地點。 觀賞行星現象不一定要走到偏遠的地方,以下是數個可考慮的地點: 香港島:西至西南部一帶如鴨脷洲、香港仔、薄扶林、堅尼地城一帶; 九龍:西九龍沿海一帶 新界:青山公路荃灣至屯間一帶海邊、機場、北大嶼山公路沿途一帶、大澳、船灣淡水湖、長洲,或 巿區任何西至西南方視野較開揚的位置 觀賞所需設備 如只用肉眼觀賞,會見到兩顆行星非常接近,近乎變成一顆星;有雙筒望遠鏡(7倍至約20倍)的朋友亦可使用它觀賞;一般小型天文望遠鏡更會見到木星表面的雲帶及土星的光環,而兩者在同一視場內,非常難得。 Share

Share

Jan 16

月全食(2018年1月31日)及「血月」的誤解

2011年12月的月全食過程及地影 (天文匯 彭栩怡 攝)   概覽 有關「月食的基本原理」、「月食的種類」、「月食的過程」請見舊文: http://www.astrolink.hk/starlog/?p=1049  月食的罕有程度 月食本身不是罕有的天象,例如在1901-2100年的二百年內,在香港上空會出現228次各式各樣的月食,當中有85次是月全食,換言之即幾乎平均每年都有一次月全食; 近十五年在香港可見整個月全食過程分別在2000, 2001, 2004及2011年,當中有2001, 2011年的一次天氣較佳,能觀賞整個過程,2014及2015年的兩次就部份時間多雲; 今次全食期間(由食既至生光,即最值得觀賞的時段)有76分鐘,長度算是適中; 下一次在香港可見月全食是2018年7月28日; 有關「血月」的誤解 對於網上不少文章指月全食是「血月」,筆者認為月全食時段月球呈現紅色乃正常的自然現象,把它描述為「血月」並不恰當,筆者亦不明近年為何大眾喜歡使用這類誇張的字眼形容平凡的天象; 是次現象簡介 今次的月全食是本港今年兩次的月食現象的第一次。各現象發生的時刻如下: 日期:2018年1月31日 月出:18時00分 初虧(即月偏食開始):19時48分 食既(即月全食開始):20時51分 食甚(即月球變得最深紅色):21時31分 生光(即月全食完結):22時07分 復圓(即月偏食結束):23時11分     觀測時間及地點 想欣賞是次現象的朋友,可於當日黃昏時段開始留意,直至月食結束為止。 由於冬季的滿月在東面升起時略為偏北,因此建議東至東北偏東方只有少量遮擋的地點。 觀賞月食不一定要走到偏遠的地方,以下是數個可考慮的地點: 香港島:石澳、小西灣至杏花邨海邊、灣仔至中環海旁一帶; 九龍:尖東至紅磡沿海一帶 新界:長洲、西貢、吐露港沿岸一帶,或 巿區任何東面視野較開揚的位置 天文匯將與香港太空館合辦月全食觀賞活動,時間及地點如下: 日期:            2018年1月31日 時間:            晚上7時至11時 地點:            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即政府總部出 活動:            望遠鏡肉眼觀測、小型講座、手機月球攝影、雙筒望遠鏡體驗 觀賞所需設備 只需單憑肉眼觀賞就可以了;有雙筒望遠鏡(7倍至約20倍)的朋友亦可使用它觀賞;一般小型天文望遠鏡更是綽綽有餘。 月全食攝影 可參考天文匯與香港攝影同盟、天祥攝影器材及Nikon Club合辦的活動。 Share

Share

Jun 01

「日當頭」現象(2016年6月2-3日)

「日當頭」現象是指太陽在當地天空的正上方出現(即天頂)。 由於太陽在天球上的位置會隨著季節而改變,時而偏南,時而偏北,因此一年裡不同時間會直射地球表面不同緯度的地區,而該地區的接近中午時份就會看見太陽在天頂經過,而該時刻地面上所有垂直的管狀物件,例如燈柱、電線杆等影子將會消失一段短暫時間,如有窄而深的水井,則井底會在有短暫時間完全被太陽照射。 例如位於北回歸線(北緯23.5度)的地區,每一年的夏至(6月21日)就會看見日當頭現象,相反在南回歸線(南緯23.5度)的地區,每一年的冬至(12月21日)才可看見,而位處赤道的地區就有一年兩次機會,分別為春分(3月20/21日)及秋分(9月22/23日)。 香港位處北緯22度15分,因此太陽大約會在每年的6月2或3日、及7月9或10日直射香港,屆時就會出現「日當頭」現象,6月2日或3日的太陽將在中午12時21分左右在天頂,而7月9或10日太陽就在中午12時28分左右在天頂。 想觀賞是次現象的朋友,可於上述時刻前15分鐘左右開始留意地面垂直管狀物件的影子將逐漸縮短、消失、然後再出現的景象。 6月2日-3日中午12時20分左右太陽在香港上空的位置 Share

Share

Mar 03

日偏食(2016年3月9日)

概覽 有關日食的成因及罕見程度,請見舊文「日環食(2012年5月21日)」的概覽部份: http://www.astrolink.hk/starlog/?p=1059  是次現象簡介 是次日食在印尼幾個島嶼可見全食現象,而亞洲東部、南部、澳洲、紐西蘭、夏威夷及整個北太平洋可見日食,是次日食亦是2016年兩次日食的第一次,另一次將發生在9月,香港並不能看見該次現象。今次的日偏食是繼2012年5月後在香港可見的另一次日食現象,發生的時刻如下: 日期:2016年3月9日星期三 初虧(日偏食開始):8時05分 食甚(即偏食程度最大):8時58分 復圓(即整個日食結束):9時56分 初虧時,太陽位處東南偏東(方位角102度),由地平線離天頂約五份一(仰角約18度),其右方將呈現一缺口,其逐漸向太陽右下方擴大。到早上九時的食甚時份,太陽右下角有約三份一的面積被月球遮去,其後月球逐漸移離太陽直至日偏食結束。 日偏食始的情況 食甚時的情況    觀測時間及地點 想欣賞是次現象的朋友,可於3月9日約早上7:30準備,並在8時正開始留意,直至日食結束為止。由於春分前的太陽仍在近偏南位置升起,加上日食時只離日出約個半小時,因此觀賞地點東南偏東方向必需較少遮擋。如要肯定觀測地點當日是否可見太陽,可考慮在日食前數日同樣時間留意能否看見太陽。 以下是部份觀賞地點推介: 港島:杏花邨海旁、小西灣海旁、中環碼頭海旁、石澳、赤柱、山頂 九龍:尖沙咀海旁 或任何早上8時後可見太陽的地點也可。 觀賞所需設備 不論單憑肉眼或透過望遠鏡觀賞,都必需使用專為觀看太陽而設的太陽濾鏡。至於坊間的ND400濾鏡,其減光系數不足以安全透過它直接用肉眼觀測,因此不可使用。 攝影所需設備 濾鏡:如使用ND400濾鏡,謹記只能使用相機的電子觀景器進行對焦,不要直接用眼晴透過光學觀景器尋找太陽。不論任何類型的相機(DSLR/DC/手機)必需透過最低限度ND400濾鏡或等同效力的濾鏡拍攝。 DSLR用家可採用重點測光對準太陽測光,其他相機用家在相機有曝光設定的情況下(如Prosumer DC)把測光盡減(一般-2級),一般DC用家或手機用家則只能嘗試用自動模式拍攝。 鏡頭使用:如要拍得較大的太陽,則鏡頭焦距越長越佳,一般建議起碼200mm(全幅片計算,下同)至1000mm(可購得相機鏡頭最長焦距),如使用相機接至天文望遠鏡,則望遠鏡焦距不得長於2000mm,超過此數則不能拍得全太陽像。 對焦:手動對焦無限遠(DSLR/Prosumer/部份手機用家)、嘗試用遠方景物對焦後在按著快門半下的情況下向著太陽拍攝(DC及手機用家)。   Share

Share

Jan 23

「霸王級世紀五星連珠」

執筆之時,筆者不斷被傳媒大肆報導「霸王級世紀寒流」襲港,說星期日及星期一(2016/1/24-25)凌晨香港氣溫急跌至5度。一月經常有冷空氣從北方抵達香港,其實不是甚麼新鮮事,筆者讀小學時朝早氣溫十一、二度是家常便飯,七、八度也不時發生。無錯,5度的確是近年罕見,但未至於要用上「超強霸王級世紀史無前例」這些語癌字眼吧? 今晚在家打邊爐,當滾熱辣的魚蛋進入筆者口中、同時「霸王級世紀寒流」第N次從電視傳入筆者耳邊之際,whatsapp忽然彈出這一句訊息: 「又有五星連珠天文現象,請問Pang sir 鍾sir(天文匯技術部總監) 會吹雞(出動拍攝)嗎?」 嚿魚蛋幾乎啃死筆者。 事情是這樣的,筆者天文攝影班的學生不知從網上那裡得知:「事隔 11 年的「五星連珠」由即日起至二月尾出現!」該篇文章重點大致如下: 由1月20日開始到2月尾,五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連成一直線; 在全球多個地方都可以肉眼就直接見到; 文章更節錄美國天文權威雜誌Sky & Telescope的圖片(見下圖) 不過該篇文章把這件事嚴重扭曲,把人家的平常事當成天文大事,簡直是「馮京當馬涼」,”Five Planets at Once”絕不是文章所指的「五星連珠」。 所謂「N星連珠」,嚴格定義是指「以太陽為中心,N大行星彙聚在太陽一側,其張角小於100度的天文現象」,例如1982年3月10日曾出現的「九星連珠」(當時冥王星仍是行星成員之一),下一次出現就會是5900年後的事。看似罕有,但因角度關係,在地球上看卻未必一樣是另一回事,亦沒有必然的關係。實際上,當年的九星連珠從地球上看,八顆行星在天上分隔接近130度。 1982年3月10日的天空,八顆行星(包括紅十字顯示冥王星的位置)大致分佈在天空裡,其實不算「精彩」 說了一大堆歷史,那麼今次呢? 首先,是次現象全地球(南極例外,因為當地24小時白天)皆可看見,其次五顆行星自古以來一向單憑肉眼可見,並不稀奇。 從下圖可見1月尾這次所謂「五星連珠」的情況,事實上兩端的水星及木星在天上相距113度,換個常人聽得明的術語解釋:假設你在尖沙咀天星碼頭欣賞或拍攝是次「盛事」,那麼最東邊的水星就在炮台山上空、最西邊的木星就在上環上空!可觀與否,讀者自行定奪,但筆者提醒各位拍友,你們需要一支16mm魚眼鏡才可同時拍得五顆行星。 1月尾五顆行星日出前在天空的位置,由東向西排列。 (上圖代表五顆行星與地景比較的方位,但沒有考慮他們的仰角,因此並不代表他們在天空的實際位置,只方便讀者明白「113度角距」的意思) 事實上,從地球上看,各大行星大致上任何時候是成接近一直線的,差別只在於相距角度,因此我們應該用「N星會合」會較佳。一般我們以N越大(即越多行星)、角距越小(一般以小於30度)、行星間(有時加上月球)成特別圖案才有越高的觀賞價值。例如2002年5月的五星會聚、2008年12月的「哈哈笑」(月球加木星及金星)、或2011年8月的月合三星等。 2002年5月五星會聚,筆者攝於港島 2008年12月「哈哈笑」(月合金星及木星),筆者攝於尖沙咀天星碼頭 說到底,這並不是甚麼「有來世,無今生」的天文現象。 1月28日凌晨會有「月合木星」現象,木星與月球相距只有約兩度,相對而言更值得拍攝。本年餘下時間尚有其他行星排列現象可供拍攝及觀賞,我們天文匯將在適當時間再與大家介紹。 Share

Share

Dec 29

卡塔莉娜彗星(Comet Catalina, C/2013 US10)

繼2015年年初在香港郊區單憑肉眼已清晰可見、令人驚喜的Lovejoy彗星(C/2014 Q2)後,另一顆表現不錯的彗星:卡塔莉娜彗星(Comet Catalina, C/2013 US10)亦在本年年尾及2016年初登場。 卡塔莉娜彗星在2013年10月31日由卡塔莉娜巡天系統(Catalina Sky Survey)發現,當時彗星只有19等,即肉眼僅見星光亮度的二十五萬份之一。隨著她在本年11月15日以1億2千3百萬公里經過近日點(即最接近太陽的一點)後,雖然實際表現未符預期的4.5等(即在中等光污染的香港郊區單憑肉眼僅見的亮度),但其亮度持續增加,截止12月尾的最新觀測結果顯示,其光度已增至約6等,即在香港郊區僅僅不能單憑肉眼可見,但在世界其他接近零光污染的觀星理想地點已能隱約看到。 預計彗星將於2016年1月17日離地球0.72天文單位(即1億8百萬公里)掠過,亮度可達5.5等,如遇上無空氣污染、少量光污染、無月光影響的晚上,大家有機會在香港較黑的郊區如西貢萬宜水庫、大嶼山南部單憑肉眼可見,如用小型雙筒望遠鏡(7×50, 8×40, 10×50等)效果則更佳。拍攝方面,則可考慮使用長焦距鏡頭(如200mm或以上)加上赤道儀進行追踪拍攝,如沒有赤道儀則可改用較短焦距鏡頭(如105mm左右)以大光圈(f/2.8或更大)、ISO1600曝光7-10秒嘗試在短時間內捕捉其位置。 12月尾至1月初期間,彗星在凌晨約2時在東北偏東方升起,約3時後至日出前45分鐘是最佳的觀賞時間,但仍受下弦月影響觀賞效果。其後彗星將逐漸向北移動及提早東升,1月中時彗星在晚上11時已在東北偏北方升起,可觀賞時間亦逐漸增加,亦不再受月球影響。 天文匯將繼續不定期為大家跟進彗星的最近消息。 卡塔莉娜彗星,2015年12月19日5:30-6:10am,Nikon D90、William Optics GTF-81、IDAS光污染濾鏡、曝光40分鐘,天文匯 鍾泳澧攝於將軍澳) Share

Share

Dec 09

雙子座流星雨(2015年12月4日-12月17日):觀賞及拍攝需知

有關流星雨的基本資料請見舊文: 雙子座流星雨(2013年12月4日-12月17日):觀賞及拍攝需知 拍攝方法及曝光參數則因應空氣污染及光污染近年加劇,與數年前比較已有改變,請留意本文末端的更新。 是次現象簡介 流星雨出現於每一年的大概12月中,今年高峰期位於12月14日香港時間下午9時,根據以往經驗,在高峰期晚上在香港郊區觀賞的情況下,由半夜至天光(前後約6小時)平均出現共約60-100顆流星,即平均約每小時十數顆流星。 注意事項 今年的雙子座流星雨高峰值的ZHR值(每小時天頂顆數)是120,一般傳媒亦會引用此數字,但大家宜留意此數值是基於在極佳觀測條件下的理論數 值,就算流星 雨的表現一如預期,實際可被看見的流星數目,很大程度受環境(如光污染、月球)、天氣(煙霞、薄雲)、及高峰期持續的時間等因素影響,因此絕不可以期待 「每小時120顆流星,即一個下半夜(6小時)可見720顆流星」的情況;以香港的條件而言,可被觀賞到的流星頻率只有預測值的五分一至十分一左右(視當時天氣條件),在上文「現象簡介」的實際數值就是基於此經驗推算出來。 是次流星雨高峰期當晚農曆初四,12月14日晚(星期一)月球到8時半已西落,因此整晚大部份時間不受月球影響,對觀賞或拍攝流星雨有利; 由於流星雨的出現有一定程度的隨機性,實際情況可能超越或未符預期,因此不要有「看煙花」的心態,雖然雙子座流星雨過往的表現一向穩定; 隨著近年數碼技術進步,加上執相技巧,令包含地面風景的天文照片所顯現的星空與現場所見的相差越來越遠,現場環境所見的星的數量與照片所顯現的星空少很多。現場所見與同一地點所拍的照片顯示的星空再沒有必然關係,新入門的朋友宜留意。 觀測或拍攝時間及地點 想欣賞或拍攝是次現象的朋友,可於12月14日晚日落後開始觀賞直至天光。前後數天亦可觀賞,但數量會較少。流星雖然從輻射點放射出來,但實際上會在整個天空出現,因此只須選擇視野較開揚但光污染較少的地方就可以,以下是數個可考慮的地方: 石澳 天文公園及萬宜水庫一帶 大嶼山南部 12月14日晚10時的天空,雙子座位於東面地平線之上。   觀賞所需設備 單憑肉眼觀賞就可以了。 攝影所需設備 拍攝流星通常需要用「守株待兔」的方法來捕捉,辦法就是打開相機的快門作長時間的曝光,如有流星在這段時間內在拍攝的區域出現,相機便會記錄下來。當然如多用幾架攝影機向不同方向拍攝,機會便大增。 鏡頭的選擇:以較闊角的鏡頭較佳,一般用24-50mm不等。鏡頭焦距太短(例如魚眼鏡)效果未必更好,因為未必可以捕捉較短及較暗的流星。焦點必需調至無限遠。 光圈:越大越好,以大於f/2.8為佳,因為較大的光圈可以捕捉較暗的流星。但如情況容許,不妨把光圈收細一級以避免鏡頭的像差。 ISO(感光度):較高速(ISO1600或以上)為佳 曝 光時間:長短視乎器材而定(見下文),但不能無限制地延長,因為到某一限度,天空背景的亮度會令照片灰白一片,原本記錄到的流星也被掩蓋。一般以 ISO1600,f/2.8光圈,曝光不得超過40秒,如果拍攝地點較近市區,或當晚有月光影響,則天空的背景光度受市區燈光或月光散射影響而更光,曝光應 適當減少至一半或以下。 DSLR用家:必需使用手動調校模式(一般叫M mode),把光圈校至最大,曝光時間可由15秒至40秒(如有電子快門繩)。 一般DC用家:必需使用手動調校模式(一般叫M mode),把光圈校至最大,曝光校至相機容許的最長時間(一般不會超過30秒),如最長只有10秒或以下,則只可採取「機關槍式」(即不斷大量拍攝)方法增加曝光總時間。 Share

Share

Nov 06

火流星劃破元朗夜空(上)

星期三(2015年11月4日)有人駕車在錦繡花園附近用車頭攝錄器拍到「不明奇光」在夜空出現的新聞,相信不少人已看了。太空館的朋友也向傳媒解釋,這是「南金牛座流星雨」的「火流星」。對筆者來說,其實不是甚麼新鮮事,反而傳媒對這小事反應之大,加上近年「星攝」風氣之盛(筆者用正統中文解釋:星空攝影,或天文攝影),倒令筆者有感近年「有相有真相」在香港天文領域裡壓倒一切,仿彿天文就是攝影,別無其他。當然,「不明奇光」的出現,不少人又走來天文匯詢問,於是又令筆者「不明不白」花一個上午寫這篇文章,解釋這「奇光」的出現。 有關甚麼是流星、流星雨及乜乜座流星雨的問題,筆者過去四份一世紀已在無數場合解釋了無數次,詳情請見筆者的舊文:2013年雙子座流星雨 (http://www.astrolink.hk/starlog/?p=1116)。火流星,就是光度超越金星的流星;火球,就是光度超越滿月的流星,足以照亮整個天空。 今次的「南金牛座流星雨」,只是一年裡約三十個流星雨的其中之一,並不是甚麼新流星雨。不少人誤會「南金牛座」是一個新的星座,其實這流星雨叫「南金牛座流星雨」,是因為接近同期有另一流星雨的輻射點也在金牛座,故後者用「北金牛座流星雨」分別命名之。「南」、「北」實指兩者輻射點在金牛座裡的相對位置。兩者是與一顆著名的彗星:恩克彗星(2P/Encke)有關,即兩個流星雨的物質是來自該彗星。 「南金牛座流星雨」出現的日子為10/9至20/11,「北金牛座流星雨」出現的日子為20/10至10/12。兩者的ZHR(每小時天頂顆數)為5,即在無光污染、無空氣污染、無月光影響下的完美黑夜每小時平均可見約5顆流星,考慮到香港的環境,實際上只能見五分一甚至十分一左右,即每小時不到一顆。因此,傳媒的第二條問題:「為甚麼得一粒流星都叫流星雨」也幾乎解答了。一,這流星雨本身數量偏低;二,拍攝位置光污染中等嚴重,所以只有非常光的火流星才可以被拍攝到。只得一顆,並不出奇。 反而要問的是,為甚麼平日平平無奇、甚至無人留意(包括筆者在內)的流星雨,何以以光度計(不是數量計!)變得「威猛」?傳媒提及的「……近期泰國和波蘭都有人拍攝到夜空閃現不明光束……」(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106/19362253),其實早前國際流星協會已有報導,31/10-1/11間在東歐一帶不少觀測者報告看見不少火流星甚至火球。考慮到恩克彗星最近在2013年11月接近太陽,而下次回歸日子是2017年3月,根據1998年獅子座流星雨在未有預期情況下出現幾百顆火球的事件,加上恩克彗星的短周期特性,筆者推斷這批火球有可能是很多個周期前遺留下來的產品。 拍攝到這顆火球的朋友,恭喜你了,因為自筆者在1998年11月17日經歷過一夜過百火球的獅子座流星雨後,印象中幾乎二十年在香港未見過在巿區也可照亮整個天空的火球。也許不少拍攝不到這顆火球的朋友會非常失望,因為覺得「這些機會不是我的」,畢竟近幾年手中有相機的朋友爭先恐後拍攝銀河,看見人家拍到某些天象而自己拍不到,總有種「執輸」甚至羨慕的感覺。讀者可能會問,筆者有沒有這種感覺?17年前與筆者一同在大嶼山睇過那顆像導彈的火球的朋友相信會答到你。 一位天文前輩曾說過,流星雨可預測的特性,就是它是不能被預測。雖然預測流星雨的理論不斷改良,但是「變幻原是永恆」,看似永恆的天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給你一點驚喜,筆者永遠耐心期待觀賞下一個天象,也是為甚麼在觀星路上走了三十年仍繼續走下去的原因。 下期再談一下大眾對流星的誤解。 1998年獅子座流星雨的其中一顆火球,當時現場估計光度超越滿月光度。照片使用24mm鏡頭,ISO400菲林,f/8光圈攝得。天文匯顧問鮑國全攝於1998年11月18日凌晨。 Share

Share

Mar 26

月全食(2015年4月4日)及「連環四血月」的誤解

2011年12月的月全食過程及地影 (天文匯彭栩怡攝)   概覽 有關「月食的基本原理」、「月食的種類」、「月食的過程」請見舊文: http://www.astrolink.hk/starlog/?p=1049   月食的罕有程度 月食本身不是罕有的天象,例如在1901-2100年的二百年內,在香港上空會出現228次各式各樣的月食,當中有85次是月全食,換言之即幾乎平均每年都有一次月全食; 近十五年在香港可見整個月全食過程分別在2000, 2001, 2004,2011及2014年,當中只有2001及2011年的一次天氣較佳,能觀賞整個過程; 今次全食期間(由食既至生光,即最值得觀賞的時段)只有12分鐘,長度算是甚短; 不考慮全食時段長短,下一次在香港可見月全食是2018年1月31日; 今次月全食進行期間剛好月球在東邊地平線升起,即所謂「帶食而升」的現象,即月球在地平線升起是已在偏食階段,算是較為罕有。 上次在香港可見的「帶食而升」現象是2014年10月8日。   有關「連環四血月」的誤解 對於網上不少說法,指是次月食乃2014-15年「連環四血月」的最後一次,筆者希望澄清以下數點: 首先,月全食時段月球呈現紅色乃正常的自然現象,把它描述為「血月」並不恰當,筆者亦不明近年為何大眾喜歡使用這類誇張的字眼形容平凡的天象; 其次,是次「連環四月食」指連續兩年內的四個「食季」(一年有兩段有機會出現日食或月食的日子)皆發生月食,其實是因地球與月球相對運動的周期現象,每18年也會出現一次,古往今來皆有之,並非新鮮事; 再者,受地球自轉影響,「連環四月食」並不保證地球上同一地方在四次月食期間皆在晚上,換句話說並不可能全見四次月食,以香港為例是次「連環四月食」只能看見其中的兩次,即2014年10月8日及2015年4月4日; 最後,「連環四月食」與否,並不影響每次觀賞月食,因為每次月食都是獨立的。   是次現象簡介 今次的月全食是本港今年唯一可見的月食現象。各現象發生的時刻如下:   日期:2015年4月4日 初虧(即月偏食開始):18時15分 月出:18時34分 食既(即月全食開始):19時54分 食甚(即月球變得最深紅色):20時00分 生光(即月全食完結):20時06分 復圓(即月偏食結束):21時45分   當月球升起,月球的下方將已呈現一個小缺口。   觀測時間及地點 想欣賞是次現象的朋友,可於4月4日下午準備,並在黃昏時段開始留意,直至月食結束為止。 偏食時段月球在東面水平線的情況 由於春分後的滿月在升起時略為偏南,因此建議東至東南偏東方可見水平線或只有少量遮擋的地點。  全食時段的情況 觀賞月食不一定要走到偏遠的地方,以下是數個可考慮的地點: 香港島:石澳、小西灣至杏花邨海邊一帶 九龍:尖沙咀至紅磡沿海一帶 新界:長洲、西貢、吐露港沿岸一帶 觀賞所需設備 只需單憑肉眼觀賞就可以了;有雙筒望遠鏡(7倍至約20倍)的朋友亦可使用它觀賞;一般小型天文望遠鏡更是綽綽有餘。   攝影所需設備 曝光參考: ISO400、f/5.6光圈、由初虧開始1/1000秒曝光,之後曝光要逐漸加長至1/30秒,進入全食階段視當時月球的光度可達1秒甚至更長,因此必要時可推高ISO或使用更大光圈值。另一點要留意,由於是次月食接近地平線,月球光度會更暗,建議把以上參考數據加3至4級,即介乎4至8秒。DSLR用家可採用重點測光對準月球測光,其他相機用家在相機有設定的情況下(如Prosumer DC)把測光盡減(一般-2級),在全食階段則無需減少。一般DC用家或手機用家則只能嘗試用夜景模式拍攝。   鏡頭使用:如要拍得較大的月球,則鏡頭焦距越長越佳,一般建議起碼200mm(全幅片計算,下同)至1000mm(可購得相機鏡頭最長焦距),如使用相機接至天文望遠鏡,則望遠鏡焦距不得長於2000mm,超過此數則不能拍得全月球像。如只有較短焦距鏡頭的朋友,則建議趁食既至生光期間連同地面風景一同拍攝。 …

Continue reading »

Share

Mar 19

《探索宇宙》(Cosmos: a space time odessey)雜談

由天體物理學家Neil deGrasse Tyson主持的《探索宇宙》(Cosmos: a space time odessey),3月4日晚在香港明珠台首播,該節目一連13集,逢星期三晚上9:30PM播出,內容可謂非常豐富。節目特別之處,在於其探討範圍不限於天文,相關的科目如化學、生物、環保、甚至歷史亦有觸及,一般的天文節目不能與之所比擬。筆者也推薦各位,特別是對天文認識不深的朋友,抽點時間看看。 也許是電視台宣傳的攻勢吧,記得首播當晚,筆者手機的幾個天文攝影班學員Whatsapp group響過不停,亙相叫大家回家欣賞之餘更對節目讚不絕口。隨著9:30PM越接近,Whatsapp的聲響越響越密,筆者也忍不住快快食完飯,趕返屋企與太太坐定定等開場。十五分鐘後,兩個「黐」在梳化的人心情由興奮變為平淡,太太更彈起身去沖涼;完場時筆者只感到無限唏噓。讀者看到這裡應該會問:既然係咁你仲推介?咪擺明搵讀者笨?? 事情當然不是這般簡單。 首播當晚有看的讀者應該記得,長達一小時的節目裡有幾個片段會令人摸不著頭腦:第一,有一幕影著一粒蒲公英,電視由高清變了低清;第二,完場前旁白有一句話忽然不是由主持讀出;第三,完場前主持不斷介紹他的「師傅」Carl Sagan,相信這不是「正常」記錄片有的內容吧? 新一代的朋友應該不知道,這輯節目原來是模仿1980年美國PBS電視台拍攝、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著名天文學家Carl Sagan主持天文普及節目:Cosmos: a personal voyage (約1983或84年香港無線電視翡翠台譯作:宇宙奇觀),而筆者早在三十年前欣賞過原版。三十年後,筆者仍對此節目念念不忘,抽取節目部份內容用作天文課程或教物理科之餘,更不定期與太太在家吃晚飯時「加餸」。 與《新Cosmos》比較,《舊Cosmos》既不是16:9拍攝,相信已令不少讀者受不了;畫面質素又差,只是由VHS變DVD的質素,不要幻想有HD;沒有超精采的電腦模擬,只有一大班演員做話劇,那有甚麼值得欣賞之處?原來,最精采之處在於其「氣場」。《舊Cosmos》一開場,沒有震奮人心的場面,卻只有由著名作曲家Vangelis (1)柔和的配樂下引領,然後有Carl Sagan的經典開場:”The cosmos is all that is, or ever was, or ever will be”,他在節目裡富有強烈英國文學的旁述,不會令你覺得在上沉悶的科學堂,卻只會令你坐定定一小時睇完一集為止。 筆者最敬佩他之處,在於他身為一個專業天文學家之餘,卻在其他範疇裡有廣泛的知識,能把複雜的物理學理論深入淺出解釋之餘,令觀眾明白天文學與日常生活的關係,更願意花大量時間做天文教育的工作(2)。筆者一向以他為榜樣,因此多年也攷攷不倦在香港學界推廣天文活動。 節目的結尾,Tyson把他與Sagan的關係娓娓道來,Tyson受Sagan的啟發而步上成為職業天文學家之路,心存感激而拍這輯記錄片向他致敬,筆者身同感受,亦理解他的動機。只可惜珠玉在前,加上片裡的對白及片段,處處也有Sagan的影子,筆者的太太不禁搖頭歎息:「翻拍的決定實在是大錯」,也許三十年後的更新,無論在畫面、資料方面的確有需要,否則Sagan的太太Ann Druyan也不會協助拍攝。只可惜除了清晰的畫面與精彩的電腦動畫外較吸引眼球外,筆者的耳朵與心情總集中不了觀賞節目,反而腦海卻不斷響起Sagan的對白與畫面。原來,數碼技術只把影像改善了,卻缺少了一份感情。 《新Cosmos》把宇宙的歷史縮成一個「宇宙年(Cosmic year)」(右),其實也是Sagan在《舊Cosmos》的構思(左) 當然,也少不了人類的歷史只佔了宇宙年12月31日午夜前最尾十餘秒的構思 回望筆者當年為現實而放棄到海外修讀天文學的夢想,不禁幻想如果走了另一條路後果會是如何?做節目主持也許是奢想,太太說若能在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現場聽一次Sagan的課堂,也算是此生無憾了。 Dr. Sagan,我們非常懷念你。   (1)    大家熟悉的跑馬拉松背景主題曲就是出自Vangelis的手筆:http://en.wikipedia.org/wiki/Chariots_of_Fire_%28album%29 (2)    Carl Sagan的生平:http://en.wikipedia.org/wiki/Carl_Sagan     Share

Share

Older pos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