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 November 2013

Nov 21

光科網彗星(Comet C/2012 S1 (ISON))

相信最近的熱門天文話題,非「光科網彗星」(Comet C/2012 S1 (ISON))莫屬。 該彗星於2012年9月21日由白俄羅斯人Vitali Nevski及俄羅斯人Artyom Novichonok使用隸屬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Optical Network (ISON)的0.4米口徑反射鏡發現,因而命名,隨後由意大利Remanzacco Observatory確認,三日後由小行星中心(Minor Planet Center)公佈其發現。 彗星被發現初期,光度達18.8等,但是在木星軌道以外,光度較一般在該距離出現的彗星光,因此並不尋常。到了2013年2月的研究顯示,其過近日點光度有可能高達-12等(即滿月光度),消息傳出不久就被傳媒譽為本世紀的大彗星。 2013年8月後的觀測顯示,彗星光度未有如期般光亮,再與5月前的觀測結果比較,發現彗星光度在5月左右停止增加,於是經修正後預計最光只有-3至-5等(約金星的光度),不及1965年的池谷關彗星(-10等),後者當年更在香港掀起一股觀賞熱潮,一晚內曾有數千人湧到石澳觀賞該彗星。 到了10月,彗星的光度大致跟隨修正後預計。受早前光度停止增加的現象影響,出現兩派預期:一派認為彗星將在過近日點前瓦解;而另一派就認為彗星一如經修正後預期表現。 11月中,彗星發生爆發,光度增加6倍,至接近5.5等(即在全無光污染及空氣污染的環境下肉眼僅見);到了17日日出前,本人與天文匯數位成員在石澳觀測,彗尾增長至約4度(即約8個滿月直徑);到了18日,外電報道彗尾增長至7度,以實際長度計算即約16,000,000公里,在地球看則約14個滿月直徑;到了19日,彗星再發生爆發,光度再增加0.5等至4.5等(即在香港光污染較少的地區已開始單憑肉眼可見)。 彗星將於11月28日與太陽最接近,屆時只離太陽表面約110萬公里,如它能「生存」的話,12月初當它從地球看較遠離太陽時,憑以往經驗相信光度會更高,大家宜密切留意。 各位攝影愛好者可以在11月尾至12月中期間,於日出前對準東方地平線上面,用中長焦距鏡頭,開大光圏、調高ISO再曝光5-30秒(視乎焦距、光圈及ISO設定),就有機會影到。 光科網彗星,2013年11月17日,天文匯攝於石澳, Nikon D800 180mm AiS f/2.8 ISO1600 總曝光時間5分鐘 Sha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