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的月全食過程及地影 (天文匯彭栩怡攝) 概覽 有關「月食的基本原理」、「月食的種類」、「月食的過程」請見舊文: http://www.astrolink.hk/starlog/?p=1049 月食的罕有程度 月食本身不是罕有的天象,例如在1901-2100年的二百年內,在香港上空會出現228次各式各樣的月食,當中有85次是月全食,換言之即幾乎平均每年都有一次月全食; 近十五年在香港可見整個月全食過程分別在2000, 2001, 2004,2011及2014年,當中只有2001及2011年的一次天氣較佳,能觀賞整個過程; 今次全食期間(由食既至生光,即最值得觀賞的時段)只有12分鐘,長度算是甚短; 不考慮全食時段長短,下一次在香港可見月全食是2018年1月31日; 今次月全食進行期間剛好月球在東邊地平線升起,即所謂「帶食而升」的現象,即月球在地平線升起是已在偏食階段,算是較為罕有。 上次在香港可見的「帶食而升」現象是2014年10月8日。 有關「連環四血月」的誤解 對於網上不少說法,指是次月食乃2014-15年「連環四血月」的最後一次,筆者希望澄清以下數點: 首先,月全食時段月球呈現紅色乃正常的自然現象,把它描述為「血月」並不恰當,筆者亦不明近年為何大眾喜歡使用這類誇張的字眼形容平凡的天象; 其次,是次「連環四月食」指連續兩年內的四個「食季」(一年有兩段有機會出現日食或月食的日子)皆發生月食,其實是因地球與月球相對運動的周期現象,每18年也會出現一次,古往今來皆有之,並非新鮮事; 再者,受地球自轉影響,「連環四月食」並不保證地球上同一地方在四次月食期間皆在晚上,換句話說並不可能全見四次月食,以香港為例是次「連環四月食」只能看見其中的兩次,即2014年10月8日及2015年4月4日; 最後,「連環四月食」與否,並不影響每次觀賞月食,因為每次月食都是獨立的。 是次現象簡介 今次的月全食是本港今年唯一可見的月食現象。各現象發生的時刻如下: 日期:2015年4月4日 初虧(即月偏食開始):18時15分 月出:18時34分 食既(即月全食開始):19時54分 食甚(即月球變得最深紅色):20時00分 生光(即月全食完結):20時06分 復圓(即月偏食結束):21時45分 當月球升起,月球的下方將已呈現一個小缺口。 觀測時間及地點 想欣賞是次現象的朋友,可於4月4日下午準備,並在黃昏時段開始留意,直至月食結束為止。 偏食時段月球在東面水平線的情況 由於春分後的滿月在升起時略為偏南,因此建議東至東南偏東方可見水平線或只有少量遮擋的地點。 全食時段的情況 觀賞月食不一定要走到偏遠的地方,以下是數個可考慮的地點: 香港島:石澳、小西灣至杏花邨海邊一帶 九龍:尖沙咀至紅磡沿海一帶 新界:長洲、西貢、吐露港沿岸一帶 觀賞所需設備 只需單憑肉眼觀賞就可以了;有雙筒望遠鏡(7倍至約20倍)的朋友亦可使用它觀賞;一般小型天文望遠鏡更是綽綽有餘。 攝影所需設備 曝光參考: ISO400、f/5.6光圈、由初虧開始1/1000秒曝光,之後曝光要逐漸加長至1/30秒,進入全食階段視當時月球的光度可達1秒甚至更長,因此必要時可推高ISO或使用更大光圈值。另一點要留意,由於是次月食接近地平線,月球光度會更暗,建議把以上參考數據加3至4級,即介乎4至8秒。DSLR用家可採用重點測光對準月球測光,其他相機用家在相機有設定的情況下(如Prosumer DC)把測光盡減(一般-2級),在全食階段則無需減少。一般DC用家或手機用家則只能嘗試用夜景模式拍攝。 鏡頭使用:如要拍得較大的月球,則鏡頭焦距越長越佳,一般建議起碼200mm(全幅片計算,下同)至1000mm(可購得相機鏡頭最長焦距),如使用相機接至天文望遠鏡,則望遠鏡焦距不得長於2000mm,超過此數則不能拍得全月球像。如只有較短焦距鏡頭的朋友,則建議趁食既至生光期間連同地面風景一同拍攝。 …
ShareMonthly Archive: March 2015
Mar 19
《探索宇宙》(Cosmos: a space time odessey)雜談
由天體物理學家Neil deGrasse Tyson主持的《探索宇宙》(Cosmos: a space time odessey),3月4日晚在香港明珠台首播,該節目一連13集,逢星期三晚上9:30PM播出,內容可謂非常豐富。節目特別之處,在於其探討範圍不限於天文,相關的科目如化學、生物、環保、甚至歷史亦有觸及,一般的天文節目不能與之所比擬。筆者也推薦各位,特別是對天文認識不深的朋友,抽點時間看看。 也許是電視台宣傳的攻勢吧,記得首播當晚,筆者手機的幾個天文攝影班學員Whatsapp group響過不停,亙相叫大家回家欣賞之餘更對節目讚不絕口。隨著9:30PM越接近,Whatsapp的聲響越響越密,筆者也忍不住快快食完飯,趕返屋企與太太坐定定等開場。十五分鐘後,兩個「黐」在梳化的人心情由興奮變為平淡,太太更彈起身去沖涼;完場時筆者只感到無限唏噓。讀者看到這裡應該會問:既然係咁你仲推介?咪擺明搵讀者笨?? 事情當然不是這般簡單。 首播當晚有看的讀者應該記得,長達一小時的節目裡有幾個片段會令人摸不著頭腦:第一,有一幕影著一粒蒲公英,電視由高清變了低清;第二,完場前旁白有一句話忽然不是由主持讀出;第三,完場前主持不斷介紹他的「師傅」Carl Sagan,相信這不是「正常」記錄片有的內容吧? 新一代的朋友應該不知道,這輯節目原來是模仿1980年美國PBS電視台拍攝、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著名天文學家Carl Sagan主持天文普及節目:Cosmos: a personal voyage (約1983或84年香港無線電視翡翠台譯作:宇宙奇觀),而筆者早在三十年前欣賞過原版。三十年後,筆者仍對此節目念念不忘,抽取節目部份內容用作天文課程或教物理科之餘,更不定期與太太在家吃晚飯時「加餸」。 與《新Cosmos》比較,《舊Cosmos》既不是16:9拍攝,相信已令不少讀者受不了;畫面質素又差,只是由VHS變DVD的質素,不要幻想有HD;沒有超精采的電腦模擬,只有一大班演員做話劇,那有甚麼值得欣賞之處?原來,最精采之處在於其「氣場」。《舊Cosmos》一開場,沒有震奮人心的場面,卻只有由著名作曲家Vangelis (1)柔和的配樂下引領,然後有Carl Sagan的經典開場:”The cosmos is all that is, or ever was, or ever will be”,他在節目裡富有強烈英國文學的旁述,不會令你覺得在上沉悶的科學堂,卻只會令你坐定定一小時睇完一集為止。 筆者最敬佩他之處,在於他身為一個專業天文學家之餘,卻在其他範疇裡有廣泛的知識,能把複雜的物理學理論深入淺出解釋之餘,令觀眾明白天文學與日常生活的關係,更願意花大量時間做天文教育的工作(2)。筆者一向以他為榜樣,因此多年也攷攷不倦在香港學界推廣天文活動。 節目的結尾,Tyson把他與Sagan的關係娓娓道來,Tyson受Sagan的啟發而步上成為職業天文學家之路,心存感激而拍這輯記錄片向他致敬,筆者身同感受,亦理解他的動機。只可惜珠玉在前,加上片裡的對白及片段,處處也有Sagan的影子,筆者的太太不禁搖頭歎息:「翻拍的決定實在是大錯」,也許三十年後的更新,無論在畫面、資料方面的確有需要,否則Sagan的太太Ann Druyan也不會協助拍攝。只可惜除了清晰的畫面與精彩的電腦動畫外較吸引眼球外,筆者的耳朵與心情總集中不了觀賞節目,反而腦海卻不斷響起Sagan的對白與畫面。原來,數碼技術只把影像改善了,卻缺少了一份感情。 《新Cosmos》把宇宙的歷史縮成一個「宇宙年(Cosmic year)」(右),其實也是Sagan在《舊Cosmos》的構思(左) 當然,也少不了人類的歷史只佔了宇宙年12月31日午夜前最尾十餘秒的構思 回望筆者當年為現實而放棄到海外修讀天文學的夢想,不禁幻想如果走了另一條路後果會是如何?做節目主持也許是奢想,太太說若能在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現場聽一次Sagan的課堂,也算是此生無憾了。 Dr. Sagan,我們非常懷念你。 (1) 大家熟悉的跑馬拉松背景主題曲就是出自Vangelis的手筆:http://en.wikipedia.org/wiki/Chariots_of_Fire_%28album%29 (2) Carl Sagan的生平:http://en.wikipedia.org/wiki/Carl_Sagan Sha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