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2015年11月4日)有人駕車在錦繡花園附近用車頭攝錄器拍到「不明奇光」在夜空出現的新聞,相信不少人已看了。太空館的朋友也向傳媒解釋,這是「南金牛座流星雨」的「火流星」。對筆者來說,其實不是甚麼新鮮事,反而傳媒對這小事反應之大,加上近年「星攝」風氣之盛(筆者用正統中文解釋:星空攝影,或天文攝影),倒令筆者有感近年「有相有真相」在香港天文領域裡壓倒一切,仿彿天文就是攝影,別無其他。當然,「不明奇光」的出現,不少人又走來天文匯詢問,於是又令筆者「不明不白」花一個上午寫這篇文章,解釋這「奇光」的出現。 有關甚麼是流星、流星雨及乜乜座流星雨的問題,筆者過去四份一世紀已在無數場合解釋了無數次,詳情請見筆者的舊文:2013年雙子座流星雨 (http://www.astrolink.hk/starlog/?p=1116)。火流星,就是光度超越金星的流星;火球,就是光度超越滿月的流星,足以照亮整個天空。 今次的「南金牛座流星雨」,只是一年裡約三十個流星雨的其中之一,並不是甚麼新流星雨。不少人誤會「南金牛座」是一個新的星座,其實這流星雨叫「南金牛座流星雨」,是因為接近同期有另一流星雨的輻射點也在金牛座,故後者用「北金牛座流星雨」分別命名之。「南」、「北」實指兩者輻射點在金牛座裡的相對位置。兩者是與一顆著名的彗星:恩克彗星(2P/Encke)有關,即兩個流星雨的物質是來自該彗星。 「南金牛座流星雨」出現的日子為10/9至20/11,「北金牛座流星雨」出現的日子為20/10至10/12。兩者的ZHR(每小時天頂顆數)為5,即在無光污染、無空氣污染、無月光影響下的完美黑夜每小時平均可見約5顆流星,考慮到香港的環境,實際上只能見五分一甚至十分一左右,即每小時不到一顆。因此,傳媒的第二條問題:「為甚麼得一粒流星都叫流星雨」也幾乎解答了。一,這流星雨本身數量偏低;二,拍攝位置光污染中等嚴重,所以只有非常光的火流星才可以被拍攝到。只得一顆,並不出奇。 反而要問的是,為甚麼平日平平無奇、甚至無人留意(包括筆者在內)的流星雨,何以以光度計(不是數量計!)變得「威猛」?傳媒提及的「……近期泰國和波蘭都有人拍攝到夜空閃現不明光束……」(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106/19362253),其實早前國際流星協會已有報導,31/10-1/11間在東歐一帶不少觀測者報告看見不少火流星甚至火球。考慮到恩克彗星最近在2013年11月接近太陽,而下次回歸日子是2017年3月,根據1998年獅子座流星雨在未有預期情況下出現幾百顆火球的事件,加上恩克彗星的短周期特性,筆者推斷這批火球有可能是很多個周期前遺留下來的產品。 拍攝到這顆火球的朋友,恭喜你了,因為自筆者在1998年11月17日經歷過一夜過百火球的獅子座流星雨後,印象中幾乎二十年在香港未見過在巿區也可照亮整個天空的火球。也許不少拍攝不到這顆火球的朋友會非常失望,因為覺得「這些機會不是我的」,畢竟近幾年手中有相機的朋友爭先恐後拍攝銀河,看見人家拍到某些天象而自己拍不到,總有種「執輸」甚至羨慕的感覺。讀者可能會問,筆者有沒有這種感覺?17年前與筆者一同在大嶼山睇過那顆像導彈的火球的朋友相信會答到你。 一位天文前輩曾說過,流星雨可預測的特性,就是它是不能被預測。雖然預測流星雨的理論不斷改良,但是「變幻原是永恆」,看似永恆的天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給你一點驚喜,筆者永遠耐心期待觀賞下一個天象,也是為甚麼在觀星路上走了三十年仍繼續走下去的原因。 下期再談一下大眾對流星的誤解。 1998年獅子座流星雨的其中一顆火球,當時現場估計光度超越滿月光度。照片使用24mm鏡頭,ISO400菲林,f/8光圈攝得。天文匯顧問鮑國全攝於1998年11月18日凌晨。 Sha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