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兩年才開始接觸天文攝影的朋友,除非你試過到外國零光污染的環境體驗過星空,否則你一定不會知道,香港光污染其嚴重程度如何影響天文攝影。正如早幾篇文章所介紹,經處理後的照片是不可能反映真實在現場看星空的情況。
經電腦處理的夏季銀河,分別在無光污染的紐西蘭(左)及有光污染的香港石澳(右)拍攝
上面的一組圖片,以同樣器材分別在零光污染的紐西蘭與較有光污染的香港石澳,拍攝天空接近同一位置,即夏季銀河中心,經處理後大家可見,香港的一張除背景較光外,銀河的壯觀程度好像與紐西蘭的分別不大。不過未經處理的卻是另一番景象:
未經電腦處理的夏季銀河,分別在無光污染的紐西蘭(左)及有光污染的香港石澳(右)拍攝
銀河淡了,天空的星星少了,天空背景色因光污染而豐富了,這也是現場用肉眼觀賞的實況。不過這不是最公平的比較兩地光污染的分別,因為香港的照片曝光低了三級,如果把香港的曝光調至與紐西蘭的一樣,情況又會如何?
未經電腦處理的夏季銀河,分別在無光污染的紐西蘭(左)及有光污染的香港石澳(右)拍攝,拍攝參數(相機型號、光圈、曝光時間、感光度)相等
這就是不用數據下最易令大家了解,為甚麼香港資深的天文愛好者,近年傾向離開香港到外地拍攝星空了。筆者在香港土生土長,支持本地出產,也希望在香港可以經常拍攝到壯觀的天文風景照片,只是光污染加上空氣污染,令機會不常有,近年只有在夏天某幾晚天氣極佳的情況下才可以拍到較為像樣的照片,但又出現了本文章系列開始是提出的情況:人山人海,危機四伏,令包括筆者在內的老一輩的資深天文愛好者深感無奈。
根據香港大學物理系在2013年發表的研究顯示,本港在晚上8時半至11時的巿區夜空光度,一般較國際標準光亮100至1,000倍。筆者掌握的數據顯示,本港較理想的觀星地點(如天文公園、南大嶼山等)與外國一些著名觀星地點(如夏威夷、紐西蘭等),天空的光度仍較光亮5至6倍。不要看小這5至6倍的差異,它足以令現場觀賞的效果差天共地。
香港大學物理系對香港光污染的調查(原文:http://www.scifac.hku.hk/file/news/1965/NSN_press_release_chi_20130319.pdf)
在外國零光污染的地方拍攝天文風景照片,對筆者的意義是把沐浴在星光下的美麗記憶留住;但在香港做同樣的事,筆者在現場的感覺卻像是收集微弱的數據(星光),然後拿回家的電腦裡做處理,那怕處理後的照片可追近外國的八、九成,也總是沒有那份一世難忘的感覺。雖然要香港的環境與外國的看齊是不可能的事,但筆者依然希望大家盡一分力,防止香港的觀星聖地的光污染惡化。
撇開視天文風景照片為創作方式的想法,拍攝天文風景照片有沒有準則呢?筆者覺得,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天文界老前輩黃衍蕃先生的著作《天文攝影入門》提到「天文攝影的真善美」很有參考價值:
真:「……對天文攝影來說,真可以解釋為準確的科學記錄。究竟所拍的是否真正代表當時天體的情況?…………否則拍出來的只是一個浮光掠影,毫無科學價值。」
善:「善可以解釋為優良的技術表現。這點要求在真的範圍下得出最佳的拍攝與沖曬(後期處理)效果。…………沖曬(後期處理)是否到家?……」
執相與後期處理對現今天文風景照片的影響,有正面亦有負面。執相固然可以令照片變得更美觀及增強視覺效果,但改動天與地相對光度關係、一系列合成相的技術,令觀賞者對光害有錯誤理解、令缺乏天文常識的公眾誤會之餘,更令照片(photo)與電腦圖片(computer graphics)的分野幾乎消失,令筆者對著亙聯網的照片有時也不敢一口咬定是採用那種後期處理手法。
最後,筆者以電影「廿二世紀殺人網絡(Matrix)」的觀後感作為本文章系列的結語:「你相信甚麼?」
Share